近年来,随着生猪价格大幅上涨,农村建起了很多小型养猪场,他们投资少、见效快,主要饲养育肥猪,年出栏几十到一百多头,不进行自繁自养,多数不能全进全出,卫生防疫措施很不健全。这些小型猪场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防病灭病的综合效果。
1 场址选择与建舍
场址要符合卫生防疫措施,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便于排水,不要靠近河道两边,又要有地下水便于打井。远离生猪交易市场和生猪屠宰场。距牲畜往来主干道500 m以上,距一般道路200 m以上,距居民点较远,比较僻静,但要通路、通电。猪舍最好建成全封闭舍,地基要夯实,舍内应干燥,不透水,不滑。冬季要保温,夏季要防暑,墙壁要有1 m以上的墙裙,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以保证太阳光线直接射入和散射光线射入。门应为推拉门,不留门槛。屋面上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设有活门。粪尿沟不透水,表面光滑,宽28~30 cm,深15 cm,倾斜度1∶100~200,粪尿沟通向外面的污水池,隔离舍要单独建,圈舍大小按饲养密度计算,一般30~60 kg头/1.5 m2,60~100 kg头/0.9 m2。
2 严格消毒
2.1 大门。大门入口处应设消毒池,池内放2%烧碱水,对往来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进行消毒,消毒池的长度应大于轮胎的周长,入口处设喷雾消毒装置,对车身和底盘消毒。如果没有消毒池,应禁止车辆和场外人员进出。本场人员进出要穿工作服、换鞋、戴帽。
2.2 猪舍和用具。猪舍每年至少春夏秋进行三次大清扫、消毒,每月二次一般消毒。消毒液用2%烧碱水、0.5%过氧乙酸。饲槽和其他用具,至少每周用0.1%新洁尔灭消毒。肥猪出栏后,对猪舍彻底大消毒,空圈一周后进猪。
2.3 猪体。苗猪进圈前消毒一次,进圈后每周消毒一次。消毒液用2%~3%来苏儿或0.5%过氧乙酸,喷雾粒子为50~100μm。
2.4 地面土壤消毒。可用含2.5%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4%福尔马林或10%烧碱水。被传染病污染过的地面土壤,可先将地面翻一下,深度大约30 cm,在翻地的同时撒上干漂白粉,用量为0.5 kg/m2,然后用水洇湿、压平。
2.5 粪便消毒。最实用的方法是生物热消毒法。在距猪场100~200 m以外的地方设一堆粪场,将猪粪堆积起来,再覆盖10 cm土壤,发酵30 d左右,即可用作肥料。
2.6 污水消毒。在污水池内加入化学药物(如漂白粉和生石灰)进行消毒。一般1 L污水用2~5 g漂白粉。
3 搞好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的好坏与疫病发生有密切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的滋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圈舍、场地和用具应清洁、干燥。猪的饲料不能变质、腐烂、霉变,饮水要清洁卫生。
老鼠、蚊、蝇等是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着,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当及时清除猪舍周围的杂物、垃圾等。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
4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出入场检疫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检疫,只有经过检疫而未发现疫病时,方可让猪进场或出场。购买苗猪时只能从非疫区购入,经当地检疫部门检疫,并签发检疫合格证明书,运到目的地后再经本地检疫人员验证。检疫并隔离观察14 d以上,确认健康者,没有注射过疫苗的还要补注疫苗,经过驱虫,消毒后方可混群饲养。猪场用的饲料、用具等也要从安全地区购买,以防疫病传人。
5 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
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接种。目前主要接种以下几种疫苗:
5.1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预防猪O型口蹄疫。不论猪大小,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1 ml,注射后15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首次免疫28 d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
5.2 蓝耳病灭活苗:预防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耳根后深部肌肉注射,每头2 ml,注射后28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个月,流行地区可在首次免疫28 d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5.3 猪瘟活疫苗(组织苗):预防猪瘟,每头每次肌肉注射1头份,4 d后产生免疫力。断奶后无母源仔猪的免疫期,脾淋苗为18个月,乳兔苗为12个月。
5.4 猪链球菌2型灭活苗:预防由猪2型链球菌引起的猪链球菌病。不论猪大小,每头肌肉注射2 ml,首次免疫14 d后同剂量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免疫期4个月。
免疫接种要按合理的程序进行。各地区猪发生的传染病可能不止一种,而可以用来预防这些传染病的疫苗的性质又不尽相同。免疫期长短不一、免疫途径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据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来安排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
6 定期驱虫
猪寄生虫病发生较普遍,患猪轻者生长迟缓、消瘦、生产性能严重下降,重者可危及生命。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驱虫工作,驱虫药物有好多种,应视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选用高效、广谱、经济、副作用小的驱虫药,使用时要剂量准确,搞好驱虫试验,及时解救毒、副作用。
7 发生传染病时的措施
猪场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采取一系列的紧急措施,就地扑灭。兽医人员要立即向上级报告疫情,同时要立即将病猪和健康猪隔离。对于发病前与病猪有过接触的猪,要单圈饲养,经过至少14 d以上的观察没有发病,才能与健康猪合群。如有出现病状的猪,按病猪处理。对已隔离的病猪要进行治疗,隔离场所禁止人畜出入和接近。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制度,隔离区内的用具、饲料、粪便等,未经彻底消毒不得运出。病猪尸体要严格处理,视具体情况,焚烧或掩埋,不得随意抛弃,更不得对外出售或加工食用。对健康猪和可疑感染猪,要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或用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如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划定疫区、疫点,采取严格的隔离封锁措施,并组织尽快扑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