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新闻排行

更多

正典推荐

夏季须警惕猪弓形虫病
日期:2011-03-02 23:57  来源: 正典资讯中心  查看:

      弓形虫病又名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或无名高热病,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908年,法国人在北非首先发现,我国1955年在野兔体内首先发现,1977年在上海发现,曾被称为“无名热”。

1流行特点
      弓形体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带虫动物及其污染物和吸血昆虫在本病的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生,但以肉猪多见,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7、8、9月高温、闷热、潮湿的暑天多发。弓形虫的滋养体可以通过口、鼻、咽、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皮肤侵入猪的体内,也可经胎盘、生殖道、子宫或初乳由母体传给胎儿,造成流产、死胎、畸形等。
      成年猪急性发病较少,多呈隐性感染,断奶前后的仔猪常发生。猪感染后可产生免疫力,但当机体免疫系统受损时体内呈休眠状态的虫体活化,迅速繁殖、出现播散性感染,可导致宿主死亡,大多数健康宿主对弓形虫的免疫均为带虫免疫,获得性免疫在初次感染2~3周后才有效。

2临床症状
2.1重症病猪
      体温上升到40.5~42℃,稽留7~10d。减食或废食,粪干带粘液(仔猪多见水样腹泻),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难,浅而快,严重时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时咳嗽。有的猪发生呕吐。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及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小出血点,最后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死亡,有的猪死时口流泡沫样液体。
2.2怀孕母猪
      主要表现为高热、废食、昏睡数天后流产、产出死胎或弱仔。
2.3轻症病猪

       仅有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的病猪耐过期后症状减轻,咳嗽,呼吸困难,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呈现视网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慢性病猪变僵猪。临床症状与猪瘟、肺疫、流感,伪狂犬病等有相似之处,需仔细鉴别。

3病理变化
      肺脏肿大呈暗红色,最突出的病变为灰白色坏死灶,横切面有浑浊粉色带泡沫的液体流出;全身的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肺门、肝门、胃等处的淋巴结,且表面有坏死灶;肝脏肿大变硬,表面有黄豆大小的灰白或灰黄色的坏死灶,并有出血点;脾脏一般不肿大,有粟粒大小的坏死灶;肾脏呈黄褐色,表面同样有灰白色坏死灶;盲肠和结肠有少量黄豆大至榛实大的凹陷的浅溃疡,胃底出血斑点,有片状或带状溃疡。

4预防措施
     (1)定期监测、计划淘汰。(2)病愈猪不能留种用。(3)猪舍保洁,定期消毒(1%来苏儿、3%烧碱、20%石灰水等)。(4)场内禁养猫、禽、猪场灭鼠。(5)粪便发酵。(6)减少应激。(7)药物预防:磺胺-6-甲氧散等添加在饲料中或口服复抗片(0.06~0.1g,1次/d口服连服5d以上,首次倍量。)要想很好的控制弓形虫病,必须在做好以上几点的同时,还应加强饲养管理。

5治疗
      虽然弓形体病发病率较高,且有一定的死亡率,但该病是寄生虫病,只要做出正确的诊断,通过药物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磺胺药对病猪体内弓形虫的包囊型虫体无效,故治疗应“用药早疗程足”,可选用下列药物:(1)磺胺-6-甲氧嘧啶,0.03~0.07g/kg.bw,1次/d,肌注3~5d,重症病猪必选。(2)磺胺-5-甲氧嘧啶,0.03~0.07g/kg.bw,肌注2次/d,3~5d。(3)复合磺胺嘧啶钠,0.015~0.02g/kg.bw,2次/d,病情一般可选此药。(4)强化长效抗菌剂:0.05~1mL/kg.bw,注射1次/3d。(5)炎热痛,注射10mL/60kg.bw,注2次/d,连用3~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