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由广东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主办,广东养猪行业协会、广东瑞昌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协办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座谈会在河源成功召开。包括政府领导、专家以及广东6家核心育种场,各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详细]
“我国主要依赖洋种猪”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国内育种环节的薄弱,也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些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层面,都已经在努力谋求改变。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也就应运而生。国家已评审出一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支持农业科技包括育种技术。相信国内生猪的育种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不得不关注的是,广东近年尤其重视育种工作..
2012-02-14第 11 期
![]() 2011年种猪进口数量远超去年 2011年年度中国生猪供应紧缺的格局一直没有明显改善。在仔猪价格高涨、生猪养殖盈利总体较好的背景下,本年度中国种猪场项目投资热情较高。如大康牧业、温氏等企业纷纷收购或加快建设种猪场;唐人神集团与美国威特先有限责任公司在河南、河北、广东合资成立三家子公司养殖种猪;武汉中粮、广州市畜牧总公司等企业也加大投资从国外引进种猪等。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种猪,中国都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中。特别是近年猪病的流行导致很多能繁母猪的产仔率和仔猪的成活率均较低,我国优良种猪市场出现较大缺口,尤其是抗病能力强、良好繁殖性能的父母代种猪在一段时间里一直供不应求。 根据BOABC监测数据,截至2011年9月,中国进口种猪477,696千克(约5,000多头),来自于英国、加拿大、法国和美国,进口量远远超过2009和2010年。 国内养猪业育种环节仍薄弱,期待生猪改良计划发神威…[详细] |
||
![]() 针对我国猪遗传改良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我国猪育种工作健康规范开展,参考发达国家猪遗传改良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十分必要。 (一)有利于保障我国种猪产业安全 实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开展种猪自主选育与新品种配套系培育,可以逐步改变瘦肉型种猪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格局,提高种猪自给率,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发展所需的种源基础,保障13亿多人口的猪肉消费需求;也可以减少种猪进口带来的生猪疫病传播隐患,降低动物疫病对生猪产业持续平稳发展造成的危害。 (二)有利于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 发达国家猪育种的实践表明,实施以加速重要经济性状遗传改进为目标的猪遗传改良计划是推动生猪改良最有效的手段。对生猪繁育体系的育种群进行有效改良,通过扩繁群将优秀的遗传品质迅速传递到商品猪生产中,必将使我国生猪生产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新的突破,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养殖收益。 (三)有利于增强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生猪产业化、商品化进程的加快,养殖者对生长速度、瘦肉率、猪肉品质、饲料转化率等经济性状的关注…[详细] |
||
![]() (一)遴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1.实施内容 制订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遴选标准,结合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规划,采用企业自愿、省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的方式,选择100家种猪场组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2.任务指标 2016年前分批完成100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评估遴选。其中,2009~2012年:开展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认证,筛选出高生产力水平的核心育种群5万头,配套相关育种设施设备。2013~2016年:形成纯种基础母猪总存栏达10万头的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形成相对稳定的育种基础群体。 (二)组织开展种猪登记 1.实施内容 全国畜牧总站建立国家种猪数据库并组织开展种猪登记,省级畜牧主管部门按照《种猪登记技术规范》(NY/T820-2004)的要求,组织技术推广部门对本辖区内国家生猪核心育种群纯种猪进行登记,及时传送国家种猪数据库。 2.任务指标…[详细] |
||
![]() 农业部办公厅2011年11月21日发出关于公布2011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的通知(农牧办【2011】45号),该通知公布了13家种猪企业被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家组评审为2011年国家核心育种场,名单如下: 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养猪育种中心,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安徽省安泰种猪育种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国寿种猪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畜牧局原种猪场,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湖南美神育种有限公司,广东源丰农业有限公司,汕头市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广西桂宁种猪有限公司,广西扬翔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天兆畜牧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部办公厅在该通知中要求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要认真履行义务,积极配合专家组,主动开展种猪登记、性能测定、数据上报和遗传交流工作。 自2010年农业部实施全国生猪…[详细] |
||
![]() 根据《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加快广东省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步伐,2月8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座谈会在河源召开。 本次会由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主办,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广东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协办。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章权、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吴秋豪、河源市农业局局长叶春球、河源市农业局副局长兼河源市畜牧兽医局局长叶发兴、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成员陈瑶生教授、李加琪教授和刘小红研究员、广东省种猪测定中心检测室主任樊福好等行业领导、专家以及广东省内的6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以及省内各大知名生猪养殖企业代表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吴秋豪主持了会议,河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章权在会议上致辞。 陈瑶生教授在会议上指出国家已把养殖业提升到战略地位,这说明国家对畜牧行业的重视和关注,他强调科学创新主要是在体质和机制方面有所突破。 李加琪教授解读了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建设的相关政策和要求。 刘小红研究员阐述了上报国家核心育种场的注意…[详细] |
||
![]()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关注。对于广东的农民来说,这是他们期望已久的好消息。广东目前农业科技化水平如何?农业科技如何进村入户到达农民的手中?未来广东的农业科技化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突破?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经过多方采访了解到,近几年广东省的农业科技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依然有不少软肋,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依然有不少阻碍;不过广东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景广阔,如果措施得当,广东有望成为生物育种的“硅谷”。 ▲意义:农业科技是广东农业希望所在 “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对于广东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昨日,省农业厅副厅长程萍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提高科技化水平是广东农业希望所在,今年中央1号文件对广东来说可谓正当其时。 “广东的人均耕地不足半亩,未来要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提高农民的收入,都只能依靠科技进步。”程萍说。 “一粒种子可以产生…[详细] |
||
广东不是养猪大省,但绝对能称上强省。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率先进入工厂化养猪,历年来无论在设备,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先进的理念,并具有独特的创新的时代精神。政府,企业和专家都给予育种工作极大的关注,支持。因此,业内有人预测:广东或将引领全国走出生猪育种困境。
专题调查 |
|